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上学期间,说到要点,大伙是否都习惯性的看重?要点是指某个模块常识的重点、重点部分。
1.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 篇一
力的合成
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一条直线上两力合成,在规定正方向后,可借助代数运算。
互成角度共点力互成的剖析
①两个力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
②共点的三个力,假如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样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
③同时用途在同一物体上的共点力才能合成。
④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会比分力小,也会等于某一个分力。
2.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 篇二
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1/2F1⊥F2时:F=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playβ,Fy=Fsinβ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一同用途,反之也成立;
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F1与F2的值肯定时,F1与F2的夹角越大,合力越小;
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3.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 篇三
气体的状况参量
温度: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两种温标的换算关系:T=K。
绝对零度为-273.15℃,它是低温的极限,只能接近不可以达到。
气体的体积:气体的体积不是气体分子自己体积的总和,而是指很多气体分子所能达到的整个空间的体积。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其体积等于容器的容积。
气体的压强:气体用途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重压。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器壁单位面积上遭到气体分子的总冲量。
①产生缘由:很多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碰撞器壁,形成对器壁各处均匀的持续的重压。
②决定原因:肯定气体的压强大小,微观上决定于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分子密度;宏观上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
对于肯定水平的理想气体,PV/T=恒量
4.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 篇四
弹力:
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有哪些用途,这种力叫弹力。
条件:
①接触;
②形变。但物体的形变不可以超越弹性限度。
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
大小:
①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x计算
②通常情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所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况有关,应结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
5.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 篇五
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与加速度没势必的关系,即:
速度大,加速度未必也大;
加速度大,速度未必也大;
速度为零,加速度未必也为零;
加速度为零,速度未必也为零。
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
若a与V方向相同时,不管a怎么样变化,V都增大。
若a与V方向相反时,不管a怎么样变化,V都减小。
6.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 篇六
1、受力剖析:
要依据力的定义,从物体所处的环境和运动状况着手,其常规如下:
确定研究对象,并隔离出来;
先画重力,然后弹力、摩擦力,再画电、磁场力;
检查受力图,找出所画力的施力物体,剖析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设的运动状况,不然势必是多力或漏力;
合力或分力不可以重复列为物体所受的力
2、整体法和隔离体法
整体法: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受力剖析时,只剖析这一整体以外的物体对整体有哪些用途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用途力。
隔离法:就是把要剖析的物体从有关的物体系中假想地隔离出来,只剖析该物体以外的物体对该物体有哪些用途力,不考虑物体对其它物体有哪些用途力。
办法选择
所涉及的物理问题是整体与外面用途时,应用整体剖析法,可使问题简单明了,而不必考虑内力有哪些用途;当涉及的物理问题是物体间有哪些用途时,要应用隔离剖析法,这个时候原整体中相互用途的内力就会变为每个独立物体的外力。
3、需要注意的地方:
正确剖析物体的受力状况,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重点,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
弹力和摩擦力都是产生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因此要从接触点处判断弹力和摩擦力是不是存在,假如存在,则依据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画好这两个力
画受力图时要逐一检查每个力,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肯定是无中生有些.同时应只画物体的受力,不可以把对象对其它物体的施力也画进来
易错现象:
1.不可以正确断定弹力和摩擦力的有无;
2.不可以灵活选取研究对象;
3.受力剖析时受力与施力分不清。
7.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 篇七
重力势能
概念:物体因为被举高而具备的能量。用Ep表示
表达式Ep=mgh是标量单位:焦耳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重力做功的特征:只和初末地方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弹性势能:物体因为形变而具备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8.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 篇八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物体具备惯性,总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状况或静止状况,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况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用途在他们,平衡力与用途力反用途力不同,实质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置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注:平衡状况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况,或者是匀速转动。
7.质点动力学有两类基本问题:一是已知貭点的运动,求用途于质点上的力,二是已知用途于质点上的力,求质点的运动
8.动力学的基本内容包含质点动力学、质点系动力学、刚体动力学、达朗贝尔原理等。以动力学为基础而进步出来的应用学科有天体力学、振动理论、运动稳定性理论,陀螺力学、外弹道学、变水平力学,与正在进步中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晶体动力学等。
9.质点动力学有两类基本问题:一是已知质点的运动,求用途于质点上的力;二是已知用途于质点上的力,求质点的运动。
9.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 篇九
力: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用途,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用途点叫力的三要点。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点表示出来的办法叫力的图示。
根据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
①按性质命名的力
②按成效命名的力。
力有哪些用途成效:
①形变;
②改变运动状况。
10.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要点 篇十
超重和失重
1.物体对支持物的重压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状况称为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重压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状况称为失重现象。
4.实重:实质重力。
5.N=G+ma
6.完全失重: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重压为零,达到失重现象的极限的现象,此时a=g=9.8m/s2。
7.自然界中落体加速度不大于g,人工加速使落体加速度大于g,则落体对上方物体产生重压,或对下方牵绳产生拉力。